
bon appetit!從台東慢食如何用『吃』翻轉市集文化。牽手一起來慢食運動
從高雄大城市東漂到台東工作,為了生活一頓飯求溫飽,漸漸在台東生活久了,如果以一天三餐來計算,可能有上千、上萬次,在這幾頓用餐中,令人心動、銘記在心的菜餚有多少? ---------- 在台東工作與旅行間,深刻體悟到,慢食這項活動成了當地人飯桌上的故事,認識了台東的好人、好事及好物,慢慢咀嚼當地專屬的味道。跟著我來,如何放下腳步慢食,享受台東的好『食』光!
『慢食』這兩個字眼似乎讀起來是「慢慢來的吃東西」,後來經聽到了、看到了,也吃到了,才知道原是「細細的吃當季、品在地料理」,從吃去慢慢感受當地生活,不只局限於在活動餐桌上,而是對大自然尊重的生活方式。


1989年起源於義大利,當地人反對麥當勞開店,於是推廣了跟現代美式速食背道而馳的慢食運動( Slow Food )。只採用新鮮的食材,完美呈現食材的原味,慢慢也愈來愈多的餐廳都加入慢食組織,你在義大利只要在餐廳的門口有貼上鍋牛的標誌,就知道這是提供慢食的餐廳!

台東除了湛藍海水、青綠高山的景點之外,最令我深刻、動人是樂於分享的笑容。這裡將整理好『台東慢食地圖』分享給大家,走入縱谷五鄉鎮中,等你放慢腳步來認識不簡單的在地農人用心與故事,以及細細品嘗台東簡樸的料理,令你難忘那片刻的慢食滋味。
漫遊海線小鎮(長濱、成功、東河)
我的悸動、我的洶湧,面朝陽光大步向前,幸福不遠了!
野店坐落於離臺東不近,離花蓮很遠的永福社區,北面有Mangisid(瑪妳細)溪,南面有Cifolosan(磯福魯散)溪,西鄰海岸山脈,東南面可俯瞰太平洋,黑潮帶來豐富的海洋資源,在地人過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永福野店採慕樂諾斯(MORNOS)自然農法,提供無菜單料理、手作麵包、口袋餅、香草茶、自然農法蔬菜和幸福手工海鹽。
- 地址:臺東縣長濱鄉竹湖村永福5號
- 0930710512
- 營業時間:全天候開放
- 連結:請點我
慢食節經典精神都呈現出來,長濱永福野店提供鍋碗瓢盆各具特色,有用葉子編織、也有喝完的椰殼碗盛裝等,快來席地而坐,肉食動物們也能在這享用著好評不斷的血肉模糊湯以及糯米飯糰。
提倡低碳旅行,原來綠島可以這樣玩,看見不一樣的慢活綠島!
以在地人說在地故事的方式,推廣「頂級柴魚好滋味」、「手作煙仔漁體驗」,靜待炊煙燻烤出美好滋味,回想去年在慢食節活動仍再度看到綠島「藍天下的章魚風箏」吊起來曬乾,在端午節也能吃到綠島特有的「魚粽」、「石枝粽」,「魚麵」也是當地人回憶的焦點,用蕃薯製成的粄條口感Q彈,湯頭以新鮮魚肉為基底,讓你的味蕾和五臟內俯都獲得了滿足!
身為花生控的我,最愛當地美食是「花生豆腐」、「花生糖」,從小到大最熟悉的味道,然而在綠島遇上它,卻被發揮淋漓盡致。花生豆腐口感綿密,只要簡單淋上醬油或配上柴魚就是最天然的美味。花生糖甜甜黏黏令人愛不釋口,令我不小心吃上癮,不知道吃進去的熱量有多少了。
- 地址:綠島鄉951公舘38號
- 089-310001、089-332168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上午8:30 - 下午5:00
- 連結:請點我
綠島生態旅遊有聽過「寄居蟹房屋仲介所」嗎?
其實,一個小小的殼能幫助一個小寄居蟹,都能在綠島靠海處隨處可見蹤跡,但往往在馬路上被「路殺」,要不然就是被做成螺貝料理、當裝飾,所以現在被迫住進水龍頭、塑膠瓶蓋當作自己的家。「減碳愛綠島」向一般大眾、餐廳業者募集食用完後的螺貝殼,更提倡體驗課程,結合生態教育,邀請大家成為寄居蟹的「房屋仲介」,在完好的螺貝殼上做上記號,放置於寄居蟹活動區域,等待傍晚時刻寄居蟹前往「交屋」,別小看「交屋現場」,寄居蟹對於自己的家非常講究,精挑細選過後才決定下手。
都市長大的部落孩子,想學些什麼,
想作點什麼,
想留下什麼!今年狂歡的阿米斯音樂節,當然也少不了滾滾毛球的重要角色,在阿美族服飾中,毛球是最常見的亮眼配件,
被賦予祝福含意,在舞蹈中隨之搖擺的毛球充滿了美好。在 32 鄰咖啡空間製作毛球,若有人想學毛球技法便可馬上現場免費教學,做出來的成品可以讓他們帶回家,但必須再做一顆送給 老人青年聚會做毛球裝置藝術。這來自於阿美族樂於分享共好的傳統精神。讓所有參與開放工作室的人們,間接也參與了一部分的裝置藝術創作。
特別是「米麻岸工作室」擅長以檳榔樹作為素材,比如:檳榔鞘名片盒,用剩下的檳榔鞘葉廢材,鐳雕拼接擁有不同的斑點及紋路的名片盒。
因為檳榔樹在阿美族心中份量,從樹幹到鞘葉,從花朵到果實,是兒時回憶,也是桌上佳餚,亦是家屋樑柱,更是外出遊子的鄉憶。令人驚嘆是創作檳榔手繪風套組,相當有創意,其中手札插畫內容有族人如何將檳榔樹各部位應用在日常生活。
展售處:
1.台東糖廠 邸Tai Dang
2.台東波浪屋4號店 Ayoi
3.花蓮靜浦太平洋1號店
- 借展空間: 32鄰咖啡(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32 鄰274 號)
- nanakao0625@gmail.com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上午8:30 - 下午5:00
- 連結:請點我
最好的咖啡就是現在剛剛好的咖啡。
依山傍海下有一間茅草屋,有入室內沒有冷氣,沒有華貴麗緻的擺設,沒有穿制服筆挺的服務生,一切是放鬆、自然,在木竹所搭建的草屋裡,只看見老闆親切的招呼還打著赤腳,一邊品嚐咖啡之餘,老闆還會一邊告訴你咖啡在不同溫度時,喝起來不一樣的口感喔。
這裡有自家烘焙的手沖咖啡,供人細細品嘗,也有風味餐、與「都蘭漫漫走」合作、預約部落導覽及手工藝手作體驗,手作傳統串珠或編織、手工皂等。
戶外座椅區可以看見湛藍的太平洋,在這裡可以用最自然的方式享受自然。
- 地址: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32鄰274號
- 鼎東客運海線往成功、靜浦 於都蘭2站下車,往北走,都蘭派出所右邊往國小方向走。
- 電話:0973-463-097
-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五 上午9:00 - 下午11:00
- 連結:請點我
在山、海、節氣與風土孕育的當令作物,用料理,傳達人們樸實的生活中真情感性的語言。
在平常的鄉間小鎮裡,原來還藏著滿厲害的庶民廚房,可能經過台11線無意間經過沒注意到,外觀擺設很簡單,幸福食堂的套餐有包山包海,吃魚吃雞都行,登上小菜都是炒出家鄉味的高麗菜、九層塔蛋、豆干地瓜,光是小菜就特別開胃了,不碰肉配上一大碗紅藜飯,就吸引素食者的注目了,喜歡道地的無菜單料理朋友,來一份套餐,量多得足以飽食一整天了。
- 地址: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舊廍14-2號
- 電話:089-530-440
- 營業時間:中午12:30 -13:30;晚上17:30-20:00(無固定營業時間,採預約制)
- 連結:請點我
漫遊小鎮(關山、池上、鹿野)
用心去感受食物的溫度,除了驚喜,暖心又暖胃。
「舒食男孩」原是店主兒子鼓勵一家人吃素食救地球,而自家前院華麗變身為溫馨的用餐空間,主打「吃在地、吃當令」的低碳飲食,打破大眾對素食單調無昧的印象。店主母親本來就是自助餐廳廚師,又有自己的小菜園,每天都有新鮮的蔬菜水果,化成當季食材搭配當季調配出的沾醬,原本對兒子的母愛延伸給慕名而來吃飯的旅人,從吃飯感受到他們的用心如何變化蔬食,這樣繽紛菜色讓許多人食指大動,簡直是一場貼近大自然的舒食饗宴。
延伸閱讀:
發現台東。一步一腳印。活動嘉年華經典重現│請點擊我
- 地址:臺東縣關山鎮豐泉里八德路6號;(二號店):台東縣池上鄉福文村中華路59號;(三號店):台東縣鹿野鄉同興路20號
- (二號店) 0928-704-076;(三號店) 0988-187-567
- 營業時間:(二號店)上午12:00 - 下午14:00;下午18:00-20:00;(三號店)上午11:00 - 下午21:00
- 連結:請點我
原來舒食也有蔬食『交響曲』呢!
日出禾作—青年返鄉、友善耕作、安心好米。
「日出禾作」的「日出」為關山鎮的電光部落於日本時代的舊地號名。 「禾作」一語雙關,「禾」即是我們所栽種的作物; 另又取有「合作」之意。一開始聽到「吃一口會電人」的電光米覺得很新奇,發起人禾作夫妻選擇有芋頭香氣的「台南13號米」、「禾作米」、「日麗米」,採有機耕作,煮起來米口感Q彈。禾作夫妻實事求是的態度,吸引更多在地人認同,也創造出在農村眼見及感受的一切好的、壞的、開心的、感動的務農生活,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 地址:臺東縣關山鎮電光里中興52號
- 09-34254225
- 營業時間:全天
- 連結:請點我
在台東慢食節備受炙燒好評,升級了阿美式「silaw(阿美族醃肉) 飯糰」,以日出禾作的米為基底,刷上老闆娘醃漬的軟梅醬,再鋪上切成薄片的silaw,以高溫炙燒,上面油脂經炙燒而滋滋作響並散發獨特香氣,讓肉食動物們吃進嘴裡是想要飛天吶喊太好吃的美味!再搭配上一杯美味的電光咖啡,很是特別。
比起進口冰淇淋,這裡的冰淇淋更是料多實在,每種冰淇淋都能看見滿滿的果肉,滿足吃貨的願望。
來到關山小鎮遇見「親山農園」,受不了這裡草莓的甜蜜誘惑,為什麼呢? 因為可以吃到一球果肉滿滿的草莓冰淇淋,這裡地理位置剛好也適合嬌嫩、生喜涼冷的草莓種植,經賴家父子呵護下能結出飽滿鮮紅的草莓。
可是盛產期多餘或是賣相不好的草莓該如何應用呢? 「做成草莓冰淇淋」的點子就這樣迸出來了!
冰淇淋市面上有果肉或許不意外,於是把自家種植的稻米變成米麩,烘烤成「冰淇淋的甜筒」,不只有草莓,也有「隱藏版」口味,關山鎮除了冬天適合草莓的種植,春天也有桑葚,於是收購了當地盛產的桑葚當作在地食材、製作冰淇淋。
除了草莓和桑葚,也可以吃到鳳梨、百香果、桂圓等「隱藏版」口味,別忘了注意逛到永安二六二六市集、鐵花村熱氣球市集,可能會看到親山農園出現在人群,聽到「吧噗吧噗」的叫喚聲,真是五甲勾五勝~。
台灣是全世界唯一產出愛玉的地方,軟嫩才是愛玉本身最天然的口感。
坐火車到關山火車站,走一小段路就能到「痴愛玉」,這家店裡的菜單,愛玉是唯一的主角,回想在馬路上隨處可見檸檬愛玉,是夏天再熟悉不過的消暑聖品,但這裡與眾不同,除了店主堅持真材實料,每日手洗倒入棉布袋的愛玉籽,也讓愛玉口味變化在想像中更加遼闊了,不侷限在糖水、檸檬和蜂蜜間打轉,可以搭配自種的鳳梨果醬,甚至將愛玉配上紅茶或配上咖啡、牛奶更是意外,當然也不能錯過啤酒微醺快感,慢慢成為關山著名的記憶點,讓每位客人品嘗到最原始、最天然的味道。
- 地址:臺東縣關山鎮中山路105號
- 0936-257-478
- 營業時間:上午11:00 - 下午5:00(週四、週五公休)
- 連結:請點我
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用食物傳遞的信念。」
全臺東僅此一家有標卡路里的客家餐廳就位於關山鎮台九線旁。關山鎮是一個客家族群佔比例滿大的客家庄,又因台九線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第一代開始以公路飯店形式經營,提供路過的大卡車司機方便休息吃飯。
雖然有第一代宏家努力經營下,但菜館經年之後,因老人家身體衰弱而停業一陣子,後來第二代兒媳捨不得第一代婆婆的好手藝,於是決定傳承下去、重起爐灶。
這家人氣高的餐館主要做傳統客家菜餚小吃、客家風情套餐、辦桌、合菜;其中口耳相傳的好料理是十全十美的「擂茶飯」,以前因交通不便,客家人以現成的花生、芝麻以及茶葉等,用擂缽搗成碎粒,加點米麩,用熱水沖泡攪拌後變成一碗能止渴又能當充飢的點心。
現在「擂茶飯」是一大碗公除了裝滿雷公米的白飯,也有滷透的封肉、解油膩的酸菜、醃蘿蔔以及筍干、茄子等當季青菜,再來創意的是用擂缽和芭樂樹棒搗碎花生、芝麻和茶葉,慢慢研磨成泥狀,發生香氣就能完成,搭配那一大碗客家十足的飯一起吃,成了十全十美的客家料理。
- 地址:臺東縣關山鎮順興路6號
- 0916-251-321
- 營業時間:上午12:00 - 下午14:00;上午17:30 - 下午21:00(週三公休)
- 連結:請點我
碾出一團真白玉,將歸迴向未來人。
回想媽媽煮熟的豆腐白白嫩嫩,除了水、豆腐和鹽什麼都不放,等到鍋開就熟了,盛出一小碗,湯匙裡一部分湯一部分豆腐,單單是清爽可口的味道也能誘人至極。
池上豆芳華源自豆腐哥張先生,發現市井小民做豆腐不簡單,台灣幾乎進口國外黃豆,其中基因改造的黃豆佔九成,於是豆腐哥在池上萬安村找到適合種植黃豆的農地了,也開起老平房的「豆屋」。
這裡的豆腐原料很簡單,只有黃豆、鹽滷、水,記憶中外婆家裡的大人傳統做豆腐要邊燒火邊攪拌,豆漿煮開後放入做豆腐的精華,也就是鹵水。「豆芳華」單純浸泡、磨漿、點滷、使用杉木版的壓模,堅持手工做出好豆腐。
在香油、醬油和香醋調好的蘸料碟裡蘸過,一口下去唇齒間皆是豆腐的清香,滑嫩的口感讓人忍不住再夾一塊。
豆腐燉菜是我最喜歡的菜色,雖然豆腐算是公認的難以入味,但它保留自我清白的同時,並不會去染指其他食物的味道,鐵鍋燉的菜裡,豆腐和白菜永遠是我公認最佳的拍檔。
- 地址:臺東縣池上鄉萬安村4鄰23號
- 089-863-781;(手機): 0980 704 989
- 營業時間:午餐 12:00~14:00;晚餐 18:00~20:00
- 連結:請點我
相約在鄉村裡,追逐行動咖啡車的腳步吧!
從一台行動咖啡單車開張,店主阿洋除了賣咖啡,也與「莊稼熟了」民宿合作,在池上做起米漿、米酪到米貝果,推出「田邊午茶」使人赤腳踏進稻田裡,親自感受泥土的觸感,也同時體驗插秧、除蟲到紮稻草人的農事,最後細細品嘗阿洋精心準備的米貝果、米獎及下午茶,讓人感受「流過汗,吃的米食才有米香味」。
令我印象是參與慢食節的人群在野餐聊天互動、看書以及享受音樂饗宴,深深吸引了我,所以BIKE De Koffie的點子也深得我心,創造出各種能帶著走的輕食,到處都能野餐!
- 地址:臺東縣池上鄉鐵花路14號
- 0980-868-945
- 營業時間:上午8:30 - 下午6:00(週二公休)
- 連結:請點我
據《本草綱目》紀載:桑葉有助治勞熱咳嗽,明目,長髮。
一進門店家就大方送上溫熱的桑葉茶和蛋糕,相當暖心,桑葉米蛋糕有一股別於茶葉的特殊芳香,吃起來口味紮實、蓬鬆,最令人驚豔的是桑葉手工餅乾,費時費工的桑葉茶加料不手軟,
店主男主人設計攝影明信片及紙膠帶風格清新令人驚艷,另外簡單乾淨空間擺設自產自賣的池上米、桑葉茶、麵包及甜點。
池上春天是桑茶製作季節,以前平地種田、山坡上種桑樹養蠶,有「燕草碧如絲,秦桑低綠枝」之美稱,現在不敵對岸廉價傾銷慢慢沒落,而曬穀場手作坊再度重拾池上桑葉的好物好味,野生桑茶葉經過炒青作業,依然都是那麼的美,這次光聞味道就知道是很棒的。
桑葉茶每個季節烤過、烘培過出來,會有不同風味,也因為不含咖啡因,適合各個年齡層隨時飲用;麵包研發出種植的池上米磨成米粉,揉入麵團,發酵成為「米湯種」,尤其是將池上的紫米、阿美族酒釀加入內餡,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甚至做出三種不同口味:番茄起司、酒釀桂圓、五穀紫米麵包。
- 地址:臺東縣池上鄉中山路316-1號
- 0988-358-005
- 營業時間:上午10:30 - 下午8:30(週三公休)
- 連結:請點我
「慢食」在這裡實踐從產地到餐桌,放鬆心情享用食物原味,好吃的沒話說,簡直是媲美鄉野中最棒的「家宴」!
在莊稼熟了民宿旁,有一個水泥木造的老房子不是我們想像中刻板印象的餐廳,這裡沒有服務人員服侍,只有翔哥讀幼稚園的女兒致歡迎接,也沒有華麗大氣的擺設,只有像家的用餐環境,洗洗切切上桌待客,就像是招待好久不見的親朋好友到家中作客。
翔哥對於食材的熟稔,進而用心料理四季變化在地的食材,做出有料無理的日式料理,或是有理無料的法式料理,令人驚嘆「原來,池上米也可以很法國」,各種料理變化的戲法就是王群翔慢食家宴與眾多餐桌上最迥異的精神。
在無菜單料理中,一口咬下甜椒,像是水果般的清甜,隨尾後才慢慢出現甜椒味;或者是一口吃下扎實的苦果口感,先帶著微微苦味,咀嚼後卻回甘。這樣不同手法烹調的令人驚艷、難以忘懷,我想給這裡最好的稱讚就是「盤底空空」。
- 地址:臺東縣池上鄉萬安村萬安1-9號(近伯朗大道)
- 0935-284-305(事先預約喔!)
- 連結:請點我
人與人之間不需要假裝,我們與食材之間不需要包裝!真實原料呈現在餐桌上。
養蜂人就好像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現在養蜂人江大哥,與蜜蜂做伴到處旅行,載著蜂箱全省跑透透,堅持自產自銷,只為了採到更好的花蜜。
池上是最佳的養蜂地點,因為這裡農作物大都不灑農藥,對蜜蜂的生存空間非常友善,避免碰觸到有農藥的作物採蜜自殺;在我以前對養蜂人印象都是敬佩的,因為對我來說面對數以萬計的蜜蜂飛來飛去,頭皮不禁發麻,自己就像木頭人僵硬在原地。
蜜蜂就像人與人之間相處,需要了解對方的習性,養蜂人都要時時關注蜂群的情緒,滿足牠們的需求,才能有品質好的蜂蜜,猶如蜜蜂般付出努力後才有甜蜜的收穫。
- 地址:臺東縣池上鄉福文村文化路2-1號
- 0952-505-205(江健祺)
- 連結:請點我
「慢食」並不是要你花四小時吃頓飯,而是請你改變生活態度。
台東池上鄉也有隱藏版的私廚、無菜單料理!
第六代阿美族家族筱媛與母親,攜手傳承阿美文化、語吉與手藝,融入創意。
芭洋 Amis 以阿美族招待貴賓的方式來對待客人,地點就在開放式眺高倉庫,木質感桌椅與溫暖的燈光色調,不乏融合了原住民部落元素,還有當地的原住民歌手現場演唱,一把吉他和特色歌謠,非常喜歡這裡營造的氛圍。
再來,搭配私廚料理,有各種野菜和酒釀入菜的餐酒烤肉、季節野菜湯,湯裡面有龍葵、昭和草、木鱉葉、木鱉果果肉和米酒;湯裡面有龍葵、昭和草、木鱉葉、木鱉果果肉和米酒,也選用健康天然的在地食材,也就是自家栽種、用木桶蒸煮出來香Q的糯米飯,還有自製的酒釀水果小米露,喜歡吃魚,所有料理都是原汁原味的呈現,沒有加入過多的調味,但吃起來卻很香、很入味,傳達阿美族的熱情與樸實,每日菜單會依照當天食材而有所調整,而且把今日菜色手寫在黑板上。
-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大埔村5 鄰 51 號
- 0917-838-023(事先預約喔!)
- 連結:請點我
- 營業時間:17:00~21:00

台灣的每一塊土地、每一片田區,都是撐起很多生命的家。
說到鹿野,最廣為人知的大概就是熱氣球了吧!每年熱氣球季總是吸引大批遊客前往欣賞那繽紛的氣球點綴著藍天,搭乘著氣球在空中俯瞰鹿野,被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包圍的土地上,卻有由一群為理想打拼的農民們,在母親般養育的土地上,依循歲時節氣,以友善農法,孕育健康自然的農產,以最誠摯的心與大家分享安心甜美的收成生活。
建峪大哥用自然農法耕種著水稻與蔬果雜糧,太太雅鈴則擅長農產的加工,用自種的農作去市集設攤。
若是無法在市集遇上「山谷裡的一家人」,就和他們約個時間來頓柴燒晚餐吧!只要有6個人可成行,也可真切體驗臺東在地的太陽很溫暖、水很甜、土地很黏,把手都弄髒,甚至把心情變得更開朗,這樣純樸的快樂,原來動手就能感受到。
建峪大哥會帶著大家撿拾薪柴,採摘月桃葉當作桌布,在門口的灶上升起火來煮大鍋湯,煮著自種的樹豆或是自製的酸高麗菜,甚至是與其他在地小農交換的當季蔬果,另外可以在廚房燙個野青菜或烘太陽蛋,一起合力做出滿桌在地食材的大餐,看起來更好吃了呢!
除此之外,桌上還會有附近好鄰居的手藝,例如:恰比兔子手作麵包或是尾餘記的椒麻醬等。
- 地址:臺東縣池上鄉福文村文化路2-1號
- 0952-505-205(江健祺)
- 連結:請點我
每個假日的市集都像這樣, 充滿農家溫暖的笑容和新鮮的蔬果,儘管天氣變涼了,但心情依舊暖和。
仔細一看在慢食市集裡,會看到一位高大的外國人,站在烤爐旁料理著披薩,而站在一旁身材嬌小的女人,正準備上菜義大利麵,有著一個可愛又童趣的攤位名稱:恰比兔子。
那茄苳樹連綿成道的清幽小巷,走進小屋裡,主人們在忙碌著烤著口袋餅和披薩,在烤箱裡的石板上,像吹氣球一樣的膨脹起來,讓人心裡也澎湃了起來,搭配了杏鮑菇白醬及番茄肉醬佐生菜,再淋上橄欖紅酒醋醬,咀嚼著麥香包覆的餡料,料多味美,大口咬下真的超滿足!
- 地址:臺東縣鹿野鄉永安村永安路77巷7號
- 0989-679-165
- 連結:請點我
「隨拾末尾,餘光仍耀」。如果可以在看見慾望的同時,有覺察的能力做一個對環境更好的選擇,讓未來的路可以走的更長、更寬、更有滋味!
「 腳大嫂」一個很有趣有名字,原來是來自腳大嫂媽媽的外號呢!腳大嫂夫婦不忍心年紀老邁的媽媽獨自留在鄉下,便一起放棄都市工作,回鄉經營農園。農園開始時,被爸爸反對,引起不小的家庭風波,,因為爸媽本身也是農夫,叮囑她們長大後不要當農夫,很辛苦,也沒有穩定收入。他們有著共同夢想,就是傳承爸媽的務農經驗,推廣自然農法,不噴農藥、不放化學營養劑。
腳大嫂農園的蔬果吃起來就是有一種「蔬果應該有的味道」,而且每一顆都不同,隨著每一季味道也不同,完全是大自然調味。
受眾人大受好評的金鑽鳳梨產季,在每年6月底~7月底,採自然農法生長,吃起來肉質口感細嫩、香甜,帶點微微酸,有別於一般的金鑽鳳梨,連吃到鳳梨梗都能覺得很好吃,纖維很細、不卡牙縫。做成的鳳梨乾更不用說,不加糖的果乾,最天然、清甜味是由果乾內往外散發的。
- 地址:台東縣鹿野鄉永安村
- 0985-529-950
- 連結:請點我
想營造的不是像餐廳那樣人很多;而是著重在人與人之間的溫度、以及食物的美味。只要有人懂他們食物的好,他們心裡就開心的。
位於鹿野高台的北邊,還可遠眺池上和關山,有一家愛嬌姨茶餐聽很有名氣,愛嬌姨原本是一個不曾下廚的女孩,因為夫家種茶,為了讓辛苦的探茶工人有熱騰騰的飯菜吃,愛嬌姨開始下廚,練就一身好手藝。
加上憑著自產、自製、自銷茶葉,嘗試融入自家種的各種茶葉,還搭配當地的新鮮食材做變化,比如:紅烏龍茶飯、綠茶炒麵、綠茶炸豆腐等,其中老饕必點菜「紅茶滷肉」,由紅茶去腥、去脂潤色,讓滷肉清爽不膩口,還帶有淡茶香。
- 地址:台東縣鹿野鄉高台路109巷32弄9號
- 089-550-678
- 連結:請點我
漫遊小鎮(海端、金峰、延平、太麻里)
- 地址: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2鄰39號
- 089-812752;0989-527-192
- 連結:請點我
- 營業時間:上午9:00 - 下午5:00
- 交通方式:(1)火車:搭乘台鐵至關山火車站,再轉乘計程車或請工作坊接送;(2)汽車:沿台九線轉民權路,接上東8-1縣道,約10分鐘可到達。
走一條「藜」家不遠的路。
蓋亞那工作坊以友善土地、無毒耕種的方式來種植小米、紅藜、紅米、樹豆、黑豆、水蜜桃、甜柿、洛神等多樣季節性農特產物,從產地到餐桌,自給自足,夠吃就好,夠賣就好。
蓋亞那,Kaiana,在布農族語意思為吊掛的飾品、物件及裝飾等,有傳承文化、感動與滿足的含意。
從布農族的小米工作曆中看出,像極達文西密碼般的圖說曆法,就是小米的生長週期,半圓形指的是鍋子,圓形則是種甘蔗、地瓜、芋頭,然後方形就是要播種小米,也有除草祭、狩獵祭、收穫祭等。
為了傳承小米食文化,設計的菜色有裝滿小米、紅藜、樹豆與小米酒糟滷肉的活力包、南瓜與紅豆的相思包,還有小米粽、小米麻糬、小米飯、烤番薯豬肉串、野菜湯、炸天婦羅,以及含南瓜紅豆有「紅豆生南國」之稱甜粽料理;桌上的菜餚幾乎都是部落族人種植、收成的當季作物,搭配自製的醃水果做成的天然飲料清涼又消暑。
當初初衷原是主辦人胡天國看到族人外流,留下老人家獨守家園,於是邀請長輩到家裡搗小米、升火煮小米飯吃、唱歌;現在也邀請各方好友來認識、品嘗小米,體驗赤腳脫粒、杵臼去殼、藤篩篩米等文化體驗,甚至享用布農傳統小米飯。當然也不錯過薏苡手環、小米吊飾、植物手染布等手工藝體驗。
「民以食為天」,吃的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也緊扣著文化,透過一頓飯的時間,延續著共食一飯的緣。
生在中央山脈下的布農族在深林裡自由穿梭,森林就是家,山群就是家裡的冰箱,沒有繁華都市的超級市場,多得是造物主所賜山林食物,就是伊咪達_嘟_呼麻。
採集園內自種的野生高山愛玉、自己熬的蔗糖水和山上自接的天然山泉水,嘗試不同比例和配方,製作出愛玉凍,有著祖先傳承下來的手感味道。最著名是用傳統柴燒烤全豬BBQ,也有風味餐(阿拜、竹筒飯)、愛玉凍DIY、洛神花蜜餞、搗小米,甚至也有野營、布農生活生態體驗(體驗獵寮搭設、陷阱實作、野炊、獵人故事)。
- 地址:台東縣海端鄉崁頂村中石路6鄰100號
- 0933-612-312
- 連結:請點我
尋找食物的最初的味道,也尋找生活的輪廓。讓生活與文化無處不融合在一起。
帶著尋找紅藜的心,進入全台最紅的土地。金峰、太麻里是有「紅寶石」之稱的紅藜主要的產地,一塊塊繽紛藜田在春天同時擁有三、四種顏色,像是排灣族人身上的傳統紅、黃、綠似的。
原來紅藜可以做成餅乾,以前的紅藜用來驅逐吃小米的小鳥,也作為小米酒的酵母,在少妮媱手工烘焙坊華麗搖身一變成為「手工紅藜曲奇餅乾」,此外也會根據時節農作物的種植,放入小米、紅藜、洛神花當作烘焙的原料,也有小米做成的布朗尼蛋糕、戚風蛋糕、提拉米蘇、生乳捲等,也有魯拉克斯咖啡可以配餅乾小米鬆餅聊天、旅遊諮詢。
少妮媱選擇回家鄉生活,從烘焙坊延伸到部落,滿滿是對家鄉濃濃的感情。
- 地址:台東縣金峰鄉壢 坵村3 鄰37 號
- 0988-896-059
- 連結:請點我
吃真正的食物,是最善待身心的事。
花東縱谷下隱藏在鄉間的宜興園,離台東市區車程約30分鐘,是一段能遠離塵囂又不會太遠的距離。
莊姐除了在桃源村開似「世外桃源」般倘佯山林間的民宿,曾任署立台東醫院護理長,知道健康與飲食營養的重要,所以用心打點家人的活力早餐,也做給房客吃,想不到獲得許多人的喜愛,紛紛來電加碼選購。
莊姐因此雙手停不下來,借早餐之手傳遞食物的溫暖,用心、用好食材揉製麵包,比如:製作牛奶吐司的奶油特別選用出榨的鮮奶低溫煮出「真正的奶油」,甚至莊姐也會針對糖尿病的房客製作合適的麵包。坐下來望著中央山脈飄來的白雲,麵包搭配自製的木瓜、洛神花、紅心芭樂果醬好滋味,也好符合「吃當地、吃當時、慢食、慢活」的場景。
另外也有很大的落地窗及星空觀測儀的觀星客房及「天文星光導覽」活動、住田園客房可遠眺台東聖山的都蘭山。大小孩也能體驗呂大哥「寫字課」。這裡的「綠豆椪」是中秋熱門送禮的名單,有兩種口味分別為甜綠豆餡及鹹滷肉,不會過甜也不過油膩,吃起來清爽不膩口。
- 地址: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昇平路6之1號
- 089-561-487
- 連結:請點我
- 營業時間:上午8:00 - 下午10:30,需一天前預約
荷蘭設計師Marije Vogelzang比喻餐桌的寬廣世界,食物只是設計的原料,而在烹調的過程中加入「社會價值、文化意義、情緒」成分,才是目的。
飲食是傳遞文化的重要元素,布農族靠山吃山,主辦人美華為了回到自己的故鄉尋根、尋找祖先的傳統菜餚,想起聽見父親及族人合唱的「八部合音」感動不已,於是創造出八道菜餚,有糯米小粽、小米鹽魚飯、玉米飯、刺蔥水煮雞、炭烤地瓜芋頭、烤肉、樹豆排骨湯、龍葵花生湯。
餐廳取名「烏尼囊」在母語有著「感謝你、祝福你」之意;另外吃飯前必須經歷的文化洗禮,也就是「戶口調查」,追溯自傳統男女情投意合,男方提親時要報戰功,互相詢問對方的來歷及祖先姓名,若發現有血緣關係就必須掉頭而走。所以,現在不是提親的情境,會請客人站在門口,美華呼喊問從哪裡來?叫什麼名字?旁邊的友伴會跟著呼應。
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除了帶領大家體驗打獵廊道,射箭活動之外,還八音合唱,自搗小米麻糬,最後還帶著大家一起換上原住民服裝,一同歡唱跳舞,這個體驗真是太令人感到新奇有趣又好玩。
- 地址:台東縣延平鄉永康村泰平路五鄰82號
- (089)550730;0933495730
- 連結:請點我
- 營業時間:11:00-19:00
江振誠André Chiang:「純粹,是盡量不調整食材天然的樣貌和味道,回歸呈現食材的純粹原味。我希望在餐桌上呈現自然本味,把光彩著重在食材本身。」
拉勞蘭小米工坊座落於台東縣太麻里鄉香蘭村,排灣族部落名「拉勞蘭」,意思是肥沃的土地。這個部落的工坊由戴明雄牧師帶領部落青年成立,推出以小米主食與手工藝品是為了讓更多人品嘗部落農產好滋味,透過美食認識部落故事,並推廣原住民傳統耕法與友善環境工法的知識傳承。拉勞蘭小米工坊不單是營養健康的品質保證,也呈現部落直率、自然、土地最親近的情感。
祈納福,則是曾得過全國A-bai風味餐競賽冠軍的傳統小米粽,黏Q的糯米混搭粒粒分明的小米,夾著醃漬炒香的豬肉,再用充滿香氣的月桃葉包裹,是部落的經典美味。
漫遊小鎮(卑南、台東市區)
料理最好的調味就是故事。
原住台中護理師的麗穎,一年多前與曾做TVBS新聞記者的先生帶著孩子,移居台東開起了甜點咖啡屋,在慢食節曾以醃製的鹹豬肉,搭配新鮮蔬果,做成人人愛的墨西哥捲餅,鹹豬肉帶著檸檬清香,鹹酸恰到好處,搭配以酸梅調味過的蔬果,就像他們在台東的生活,把鹹、酸、甜、香各種精彩滋味一起包進熱騰騰的餅皮中,平衡爽口,可以毫無負擔的一口口吃完。
- 地址:台東市青海路二段503號
- 0938-961-282
- 連結:請點我
燉一鍋家的味道。
貓貓從都市漂移來台東的浪人,漂到台東後落地生根。婆婆是卑南族,因婆婆待貓貓很好,開始做
貓俬廚後,從以卑南族傳統食材 做發想,來研發自有的創意料理。喜歡烹飪也愛烘焙,從刺蔥燒豬鹹派,新登場了刺蔥紅藜佛卡夏麵包,這次慢食節,燉一鍋的刺蔥皇帝豆雞湯,帶著淡淡刺蔥香氣,可以大口吃肉,大口飲湯,喝進口裡暖在心底。 刺蔥是卑南族的傳統食材,族語唸做:Dan Na,村莊的Ina傳統都是拿來醃肉或煮魚煮湯,刺蔥帶有柑橘香氣,很適合去腥、提味。
喜歡吃四拼鹹派的朋友,就是一盒十片有四種口味,有四種口味以下:
#刺蔥燒豬鹹派
#厚切火腿鹹派
#米辣肉丸鹹派
#香椿南瓜鹹派
要線上FB詢問是否能預訂喔!
手感打造的好味道,吃過會留戀、不吃會想念。
越來越多的麵包店,不再只是追求豐富的烘焙種類,更講究回到麵包記憶中的味道,那最自然的麥香味,才是最夢幻的麵包味,這家麵包餡料紮實飽滿、裸麥吐司鬆軟如雲朵、奶香四溢,吃得到核桃、蔓越莓、葡萄乾,烤過後口感更好吃。越嚼越香、有嚼勁,尤其在半山腰的老房子裡播放著黑膠唱片的氣氛下品嘗著,聽著熟悉的西洋經典老歌,更是絕配。
- 地址:台東縣卑南鄉溫泉村鎮樂路38號
- 0926-816-787
- 連結:請點我
- 營業時間:上午10:00 - 下午4:00 (週二公休)
─┤12/7、12/8 臺東慢食節├─


15 Comments
Mark
哇!台東是我台灣還沒去過的縣市~
看板主介紹的那麼詳細!
看來明天寒假可以去台東玩完了
感謝版主的分享!~
NaNa
快來玩玩吧! 看見不一樣的台東。
debbie
版主每次文章都寫的好膨湃、資料多到目不暇給啊~真的很厲害
NaNa
對阿,因為許多朋友問我台東有哪裡好吃,卻知道台東市區的藍蜻蜓、米苔目、陳家麻糬等等,所以整理更多台東各鄉鎮的在地好評慢食給大家參考!
維他命C
天啊~沒想到台東這麼多美食
看起來都好好吃
而且有些是台北市不會看到的食物耶
火龍果炒飯好特別
謝謝版主分享~~
NaNa
沒錯!台東也有外國人創意料理,比如:恰比兔子的披薩在每次市集都會銷售一空,舒食男孩的火龍果炒飯也是我朝聖的慢食地點之一,慢慢品嚐口齒間每一口的滋味,可以感受到主廚對食材用心與創新!
Wendy
平常吃東西都很趕
看來我也要來慢食一下了
NaNa
哈哈,我也是吃飯吃很趕的人,不過慢食主要是吃在地、吃當季、吃健康,每年有創意的概念融入台東慢食節,在氣氛佳、和樂融融的空間下非常有節氣感!
傳教士
台東真的是一個好地方
謝版主介紹這些美食活動
NaNa
每個地方都有在地美好的一面,台東活動很貼近在地人的日常,可以抽空來這裡放鬆心情。
Shang-Rong
你版面真的做得很好,閱讀起來超輕鬆的,台東真的好多地方可以吃,而且感覺都很好玩,我自己很少去過台東,之後可以好好的去規劃一下
NaNa
謝謝你的肯定!我來到台東久了才慢慢發現有很多好地方值得推薦、品嘗他們的故事。
Richmaple
不得不說,我真的很喜歡版主的文章內容跟排版,很有質感呢
Alan
台東竟然有這麼多好吃的,火龍果炒飯也太酷XD
NaNa
火龍果炒飯我也是第一次聽過呢!料理超驚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