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媽咪開心出國】搭機旅遊前懶人包
孕媽咪想趁著孕肚還沒大起來前,搭機出國玩玩,但必須知道搭機前的注意事項,甚至旅遊行前的準備絕對不可少!!
當然不只是孕期,產後好不容易「卸貨」也會有出國的需求,其實只要事先做好規劃、風險評估,即使正在懷孕或產後哺乳的媽咪也能出國遊玩、玩得盡興。
搭機出發前三大眉角不可忽略
孕媽咪和寶寶健康缺一不可少
訂好航空公司機票前,注意每家航空公司規定孕媽咪搭機有所不同,唯一不變又更不能少的是申請孕婦搭飛機的適航診斷書。

孕婦媽咪先到醫院求診進行檢查,確認孕肚內的寶寶情況是否正常,孕媽咪本身是否有高危險妊娠、出血、破水、多胞胎、前置胎盤等問題。
孕媽咪在適合搭機的週數下出國旅行
建議孕媽咪適合出國的時間為約孕期18~24週,36週後較不建議孕婦搭飛機。
孕媽咪在0至12週時,因為胚胎在母體中著床尚未穩定,若搭乘長途的班機,在長時間氣流、氣壓的影響下,易增加流產發生的風險。懷孕後期可能擔心因受到氣流、壓力影響,易使孕媽咪飛行途中不慎破水生產的風險大幅提升。

旅遊行程選擇有三大要點,要孕媽咪注意

孕期可以施打的疫苗只有流感疫苗和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合一疫苗,出國最好慎選旅遊地點,不要到疫區。
各家航空公司規定大不同,孕媽咪看清楚
🌸航空公司 | 🌸適合搭機條件: | 🌸不適合搭機條件: |
---|---|---|
中華 航空 | 單胞胎:28-36週 多胞胎:28-32週 | 懷孕滿36週的單胞胎孕婦 懷孕滿32週的多胞胎孕婦 💞生產後未滿14天的產婦 |
長榮 航空 | 單胞胎:28-36週 多胞胎:28-32週 | 懷孕滿36週的單胞胎孕婦 懷孕滿32週的多胞胎孕婦 💞生產後未滿7天的產婦 |
國泰 航空 | 單胞胎:28-36週 多胞胎:28-32週 | 懷孕滿36週的單胞胎孕婦 懷孕滿32週的多胞胎孕婦 💞生產後未滿7天的產婦 💞新生兒出生未滿48小時 |
樂桃 航空 | 預產期在28天內, 備妥預定搭機日7日 以內醫師開立適航診 斷證明書。 ❤️預產期在14天內, 備妥適航診斷證明 書,還要加上有主治 醫生同行,方可搭機。 | 樂桃航空診斷書 |
台灣 虎航 | 懷孕週期:30週至 34週第7天 | 懷孕滿35週第1天起 |
搭機健康須知。中華航空公司
1、對象:單胞胎懷孕28週-36週、多胞胎懷孕28週-32週
懷孕旅客主動告知訂位人員懷孕週數及胎數,而且由醫師開立註明預產期診斷的證明文件須繳交,並於台灣時間2個工作天(不含例假日)完成申請。
小秘笈:出發日起2週內往返之航班將可一併評估,若2週以上需檢附更新文件提出申請。
2、不可搭機:懷孕滿36週的單胞胎孕婦、懷孕滿32週的多胞胎孕婦,甚至生產後未滿14天的產婦不得搭機。
3、孕婦出國申請前注意:
由合格婦產科醫師填具出發日(含)10日內「適航申請書」及「診斷書」,如:出發日為3/29,「適航申請書」及「診斷書」簽署日期須為3/20(含)之後。
搭機安全與健康。長榮航空
1、對象:單胞胎懷孕28週至36週;多胞胎懷孕28週至32週
2、不可搭機:懷孕滿36週的單胞胎孕婦、懷孕滿32週的多胞胎孕婦,甚至生產後未滿7天的產婦也不得搭機。
3、孕婦出國申請前注意:
長榮航空除了需繳交出發日前10日內的長榮航空之適航證明 (MEDIF) (主治醫師填寫),孕婦還需經由長榮航空的醫師同意方可搭機。 [/step]
小秘笈:起飛48小時前打電話預訂航空醫師。
孕婦特別協助。國泰航空
1、對象: 單胞胎懷孕28週至36週;多胞胎懷孕28週至32週
2、不可搭機: 懷孕滿36週的單胞胎孕婦、懷孕滿32週的多胞胎孕婦,甚至生產後未滿7天的產婦、新生兒出生未滿48小時也不得搭機。
3、孕婦產後7天、新生兒出生3-7天: 可搭乘航班須出示健康證明。
4、孕婦出國申請前注意:
須繳交出發日前10日內的適航診斷書,含「孕婦是懷單胎或多胎、預產期、孕婦和胎兒狀況、孕婦是否適合搭機」等內容。
診斷書(診斷證明)與適航證明有什麼不一樣呢?
診斷證明
懷孕週數小(比如13-28週前),到診開一個簡單的診斷證明書,表示孕媽咪產檢很規律,媽咪身體狀況無問題,有了診斷證明可以讓孕媽咪出國旅遊變的順利。
適航證明
不只孕婦,「適航證明」是為了確保旅客搭乘安全,所以包括有特殊疾病、體質(心臟病、糖尿病、氣喘)等旅客,要在各航空公司提供自行下載的健康診斷書,拿去醫院求診開立醫師的「適航證明」依據航空公司的不同,在規定上也有些許的差異。
孕媽咪要帶什麼必備的物品呢?
自行攜帶相關的藥物和媽媽手冊
若孕媽咪有小毛病,比如:暈機、偏頭痛、胃痛,建議準備自身旅行隨身攜帶的相關藥品,甚至重要的安胎藥、降血糖藥( 妊娠糖尿病)等常備藥,以預防孕媽咪身體不適或頻繁宮縮等緊急狀況發生。而且,萬一在旅遊地非得看醫生,那醫生一定要知道孕媽咪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藥袋上會寫藥名跟劑量,可以幫助醫生知道孕媽咪的狀況。
孕期補充的鈣片、維他命、葉酸等保健食品,建議孕媽咪把一天份的維他命用小盒子裝就帶身上超便利。
媽媽手冊其實是在台灣使用,但裡面產檢資料比護照更為重要 ,不過媽媽手冊內有產檢英文的檢驗單或醫囑單,視要去的旅遊國家而定,可以翻成當地的語言,比如:決定去韓國、日本,可以請朋友翻譯日文或韓文,可以讓國外醫師才能及時了解妳與寶寶的身體狀況,另外,回台灣途中萬一孕媽咪有不適,直接先衝去醫院,不用趕時間回家拿媽媽手冊。
若前往歐洲可以申請歐洲健康保險卡European Health Insurance Card(EHIC),讓孕媽咪在當地看醫生降低些醫療成本,可在線上免費申請。服務內容除了基本醫療,還包含常規產檢,若出國期間意外生產,可包含生產相關的醫療費用,但限制於要持有合法簽證並有NI號碼,才能申請,若以短期觀光的名義入境,則是無法申請的;對於長時間居留於歐洲工作、讀書的人,是非常大的福利。
孕媽咪輕巧搭機,隨身行李不負重
孕媽咪要避免負重使力,建議可以用輕巧、更省力的登機行李箱,有滾輪分散重量、手提把有符合人體工學設計,來取代隨身大小的行李包背在自己的身上。
登機箱 > 雙背包 > 單肩包 > 手提包
搭機舒適的法寶(靠枕、托腹帶、防暈手環)
準備個人習慣的靠枕,讓頸部不容易痠痛,以及蓋毛毯、穿襪以保暖,讓旅程途中坐飛機更舒適。懷孕初期會有噁心感,甚至會孕吐不適發生,暈機要大多是鎮靜劑,不適合孕婦服用,在這裡介紹防暈手環,可以利用內關穴按摩方式來減緩噁心嘔吐感,只要按壓手環上圓鈕即可。
懷孕到中後期,托腹帶是孕媽咪走路的好夥伴,孕媽咪肚子會有下墜感,買了不同品牌的托腹帶,有些用了仍有下墜感。
推薦孕媽咪必選:犬印的托腹帶、奇妮醫療用機能3用托腹帶,大大改善下墜感,背部有加大面積,更可改善腰痠情形;產前可使用當托腹帶,產後則使用當束腹帶、固定骨盆,一舉兩用!
請點擊以下連結,找到最後面托腹帶的文章分享。
不過孕媽咪走路肚子有緊緊時,還是要趕快坐下來休息,才是王道。
找時間活動雙腳,預防深部靜脈血栓症 (DVT)
若孕媽咪長時間蜷坐在狹窄空間,又坐著不動,下肢循環會難以順暢流動,易造成水腫和血栓,所以建議孕媽咪在搭機飛行穩定的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起身走動或上廁所,還有穿著寬鬆、搭配彈性襪,都能夠讓孕媽咪身體比較放鬆、減輕壓力。

推薦媽咪穿著壓力襪以增進血液的回流,因懷孕時荷爾蒙變化,以及胎兒壓迫,孕媽咪在懷孕3~5個月時,會出現腿部明顯的靜脈曲張,浮起的外觀像樹枝擴散般,數條細細、藍紫色的血管,甚至嚴重會造成疼痛。
市面上醫療用壓力襪,依據腳踝所受到的毫米汞柱壓力,可分為Class1至Class4四種等級,建議孕媽咪可以選擇Class1的等級、膝下型樣式,較方便穿脫、又適合改善孕期雙腳所承受的壓力。
建議孕媽咪白天穿著彈性襪就好,晚上因為採身體平躺姿勢睡覺,不需要與地心引力對抗,早上起來下床前,先將雙腳輕輕抬高約兩個枕頭的高度,約15分鐘後穿上彈性襪。
另外,除了穿彈性壓力襪,也可以選擇長途旅行神器,也就是飛機腳吊床,可以讓小腿懸空放鬆,避免腿部長期疲勞,讓你旅行更有元氣。
選擇走道旁座位、安全帶繫對位
孕媽咪安排坐在走道旁的位置,或安排入座第一排較不擠得位置 ,通常活動空間較大、較舒適,避免坐在安全門旁邊,因為人來人往活動,通常影響孕媽咪的休息品質。 建議孕媽咪繫上安全帶不宜壓迫肚子,安全帶應繫於恥骨上方、隆起的肚子之下,鬆緊適中就好,避免胎盤剝落,造成產前出血及早產,可以諮詢機艙空服員。
建議飛機餐哪些食物不要吃下肚
搭機過程中,孕媽咪可能會期待機艙內提供多樣式又美味的食物、飲品,但建議不要吃會產氣的食物或氣泡飲料,因高空會使氣體膨脹,造成腸胃不適,而且也不建議吃太鹹的料理,易引起血壓升高不適感;飛機餐都是預先製作好,冷盤、沙拉、甜點等易受到溫度變化,受細菌感染,吃後可能會有發燒、頭痛、嘔吐症狀。因此,孕媽咪盡量避免進食生冷食物,多吃熟食及熱食的食物安全為上,既使孕媽咪到達當地旅遊也是,飲用水和果汁選用瓶裝完好的。
防蚊液讓蚊子不敢靠近孕媽咪
因為孕媽咪體溫高,到哪裡別人不會被叮,卻是蚊子最愛的目標,所以防蚊液是必備的物品,要是被蚊子叮了,蚊子藥也是必備擦抹,不再癢癢抓抓!
🌸保險分類 | 婦女險 | 婦嬰險 | 旅平險或醫療險 |
---|---|---|---|
🌸保險對象 | 女性 (不包含懷孕、生育期間) | 懷孕母體以及尚未出生的胎兒 | 意外導致醫療行為會理賠,甚至有懷孕相關疾病,例如:產後大出血;因胎兒窘迫、前置胎盤、產程遲滯行必要性的剖腹產,有可能獲得理賠。 |
🌸保障內容 | 女性常見且號發的疾病,如:子宮肌瘤切除、紅斑性狼瘡。 | 死產、早產兒、流產等,以及嬰兒相關的保障。 | 旅平險或是醫療險主要是保障媽媽,但若早產寶寶出生保溫箱等相關醫療費,則無法獲得賠償,除非投保婦嬰險,才會保障到剛出生的小孩。 |
🌸注意限制 | 等待期癌症90天、疾病30天以及疾病的定義 | 投保條件、等待條件 | 要注意的是「懷孕、流產或分娩及其併發症」通常為保單中的除外責任,若自然產或早產可能就無法獲得理賠。 |
孕媽咪搭機出國,該如何選保險才有保障
生小孩買一張保險
自然產對於一般的醫療保險是不會給付的,因為寶寶出生不是疾病,也不是意外造成的,而是媽咪自然或人工懷孕的,當然一般不符合理賠的條件。
選擇性剖腹產,經醫生評估後還沒告知需要剖腹產的狀況下,加上手術過程可能會有一些自費的產生,因此在自願剖腹的條件下,一般的住院醫療險一樣不會理賠,可能要用婦嬰險或是實支實付險來理賠。
婦嬰險生小孩可以理賠,這是真的嗎?
主要保險對象有懷孕媽咪以及尚未出生的胎兒;常見的婦嬰險理賠的內容有三方面:
★保險三方面 | ★保險內容 |
---|---|
★媽咪 | 女性常見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重大疾病、特定傷病等。 |
★寶寶 | 天生疾病,例如先天性心臟病、身體殘缺畸形、唇顎裂等。 |
★生產過程 | 死產、生育津貼、妊娠期間的養護金等。 |
各家保險公司的婦嬰險、婦女險內容不盡相同,實際還是看清楚、要依據保單的內容為準。
常見保險理賠分類 | 常見保險理賠內容 |
---|---|
懷孕相關疾病 | 📌子宮外孕 📌葡萄胎 📌前置胎盤 📌胎盤早期剝離 📌產後大出血 📌子癲前症 📌子癲症 📌萎縮性胚胎 📌胎兒染色體異常手術 |
因醫療行為必要的流產手術 | 📌因本人或配偶有礙優生之遺傳性、傳染性疾病、精神疾病 📌因本人或配偶之四等親內之血親患有礙優生之遺傳性疾病 📌有醫學上理由,足以認定懷孕或分娩有招致生命危險或危害身體或精神健康 📌有醫學上理由,足以認定胎兒有畸形發育之虞 📌因被強制性交、誘姦或與依法不得結婚者相姦而受懷孕者 |
醫療行為必要之剖腹產,且符合下列情況 | 📌產程遲滯 📌胎兒窘迫 📌胎頭骨盆不對稱 📌胎位不正 📌多胞胎 📌子宮頸未全開而有臍帶脫落時。 📌兩次(含)以上的死產(懷孕24週以上,胎兒體重560公克以上) 📌分娩相關疾病: »前置胎盤 »子癲前症及子癇症 »胎盤早期剝離 »早期破水超過24小時合併感染現象 »母體心肺疾病 |
非自願性剖腹的常見原因有胎位不正、產程遲滯等,當發生上述條件下,若有醫療險都可以啟動理賠機制,理賠內容包含住院的病房費用、手術費用、醫療耗材費用等,其中要注意的是,醫療耗材的費用大多只有實支實付險會理賠,不完全是照單理賠,保險公司會看自費耗材的項目是否有必要,常見的必要自費耗材有:防沾黏、按壓自控式止痛(PCA、PCEA)、手術材料費(止血紗布、止血棉等)。
保險給付方式與條件內容可詳見生小孩醫療險可以理賠嗎?有需要投保婦嬰險嗎?保險達人一次分析給你看!
不建議買婦嬰險的「目的」是為了生小孩可以理賠,因為「保險最終目的是處理我們看不見、發生後卻無法負擔的疾病或意外造成的風險」,而且生小孩這件事不完全是很多爸比媽咪無法負擔的問題,不論自然產或剖腹產在台灣健保環境的條件下,多數的費用健保都可以給付,實際從自己口袋掏出的錢真的很少。
孕媽咪出國前來認識旅平險
「旅平險」跟「意外險」很像,兩個險種都保障因「意外」死殘的狀況,通常能附加意外醫療險,比如:旅平險可附加「海外突發疾病條款」,而且在國外也可適用,但是若因意外導致早產,仍需詢問保險公司這項意外的認定,是否符合「突發外來意外非疾病」、是否被排除在外、不保事項中。
旅平險理賠情況: | 懷孕的相關疾病 | 醫療必要的剖腹產 | 因外來突發的意外傷害事故導致分娩、流產、經醫師認定需剖腹產等情形 | |
---|---|---|---|---|
舉例: | ⚠️子癲前症、子癇症 ⚠️子宮外孕 ⚠️葡萄胎、萎縮性胚胎 ⚠️胎兒染色體異常 ⚠️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 ⚠️產後大出血 ⚠️除了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無理賠,實際情況仍須以每間保險公司保單條款為準。 | ⚠️產程遲滯 ⚠️胎兒窘迫 ⚠️胎頭骨盆不對稱 ⚠️胎位不正 ⚠️多胞胎 ⚠️子宮頸未全開而臍帶脫落 | ⚠️在途中因為意外造成孕媽咪流產或必須住院安胎,保險公司理賠相關費用。 ⚠️只是符合條件,在「意外傷害」和「突發疾病」兩方面,「流產」都很有機會獲得理賠。 | |
注意、限制: | ⚠️大多數保險公司在這方面的規範都相同,若有保險人員告訴懷孕一律不理賠或是這些疾病不賠時,千萬不要上當,要拿出保單來據理力爭,更詳細詢問保險公司。 ⚠️【投保前180天內或90天內,不曾發生過的疾病】,比如:在產檢時發現有子癇症,而旅遊時發生了狀況,保險公司可不予理賠。 | ⚠️針對每個理賠情況更詳細的規範,比如:產程遲滯的時間判斷、胎兒窘迫的胎兒心跳頻率等,都需要拿保單條款來逐一對照或詢問保險公司。 | ⚠️若寶寶需要住保溫箱或有其他醫療花費時,因為寶寶不是「被保險人」,而是孕媽咪本人,所以不予給付寶寶相關的理賠費用。 | |


You May Also Like

花生求助你一臂之力順產
2019 年 5 月 11 日
【2019星媽咪必知】到底要不要打無痛分娩?
2019 年 5 月 3 日
19 Comments
Ryan
講的非常詳細欸
馬上轉給我的女友XD
NaNa
😄有任何建議可以跟我說喔!💡
Tom Hsiao
請問之前有聽過飛機寶寶,大部分孕婦不是都沒辦法搭飛機嗎,那麼航空公司通常不是會阻止這種快出生的上飛機
NaNa
所以才有限制🚫懷孕週數的孕媽咪搭機,而且申請適航證明也是這個用意🙂
Buzz
很詳細的孕婦媽媽出國的介紹注意事項~!
NaNa
謝謝❤️,Buzz
Richmaple
看起來孕婦真的很辛苦,各種產品及注意事項要小心,幫你拍手五下了喔,幫我拍手迴響好嗎
NaNa
好喔👏🏻😊
Hui
原來有這麼多細節
先存起來等懷孕再找這篇詳讀!XD
NaNa
好喔!🧸有任何問題歡迎👏🏻提問
leochen
感謝版主這麼用心的整理!
最近朋友新婚 相信很快就需要這篇文章了XD
NaNa
謝謝❤️你的分享喔!
Daniel Li
之前都有孕婦勁量不要出國的觀念,現在瞭解了孕婦還是可以出國,只是要在正確的時候去!謝謝你
NaNa
不會🤗,孕媽咪很辛苦,在適當時機出去玩留紀念也不錯👍🏻
Roy
感謝版主的用心整理,對孕婦來說出國確實是一個負擔,身為另外一半對這部分應該要更懂得了解呢!
NaNa
真的!另一伴用心❤️,孕媽咪🤰更放心
JoeChen
蠻多細節要注意的噎,有這篇訊息,讓我很有收穫
Jay Liao
超詳細的!
但如果是在生產前3個月,我還是只讓老婆在國內旅遊而已,畢竟台灣的環境還是熟悉的。
NaNa
我覺得最重要是孕媽咪需要有伴侶的扶持,不論在國內或國外旅遊,只要玩得開心😃,媽咪和寶寶平安無事,是另一半感到最幸福的事情!